-
【通川区招商】通川区规上工业增速领跑达州 招商引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
2021年,达州市通川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2.5%的增速,高于达州市平均水平0.8个百分点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与通川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密不可分。通过强化投资质效、促进招引企业落地开工,通川区工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,为全年经济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一、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增速位居达州市前列 通川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,12.5%的增速在达州市处于领先位置。这一数据反映出通川区工业经济的韧性和活力,也体现了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。通过培育壮大主导产业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通川区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,发展质量不断提升。 二、消费市场快速复苏零售总额增速达州市第一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方面,通川区实现139.7亿元的总量,增速达到25%,高于达州市平均水平3.1个百分点,位居达州市首位。这一亮眼成绩得益于通川区积极发展"夜"经济和"假日"经济,通过打造"川渝宜居消费新中心",不断激发消费潜力,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。 三、多措并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川区在多个领域同步发力,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发展。在工业领域,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强化项目落地服务;在服务业领域,着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;在农业领域,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。通过将经济工作纳入目标绩效管理,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,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。 四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通川区通过深化"放管服"改革,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,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,注重项目质量和效益,推动招引企业尽快落地投产。同时,加强要素保障,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,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和发展后劲。 五、展望未来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目标 通川区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,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。在工业领域,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,提升产业集聚水平;在服务业领域,持续创新消费模式,培育新兴业态;在农业领域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。通过多管齐下、精准施策,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期实现。
2025-07-11
-
【达州招商】达州文旅签约八个大项目 总投资规模可观
在巴蜀文旅协同发展背景下,达州市积极构建区域合作平台,成功举办文化旅游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,通过招商引资活动集中签约八个重大文旅项目。此次活动同步成立"大巴山·大三峡"文化旅游发展联盟,标志着区域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,有效推动了地方文旅产业的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。 一、"大巴山·大三峡"文旅联盟的成立源于国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,该联盟覆盖四川、重庆毗邻地区的十八个县市区。作为秦巴山区文旅资源富集区的重要协作机制,联盟旨在通过构建资源共享、线路共建、市场共拓的合作模式,打破行政区划限制,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巴山、三峡文化旅游带。达州在此联盟框架下牵头举办招商推介活动,既彰显了其区域文旅枢纽地位,也为项目签约创造了有利平台环境。 二、此次签约的八个重点项目地域覆盖达州市辖区内多个县区,类型多元且特色鲜明:通川区罗江红色绘本小镇聚焦红色文化创新表达;达川区梦里巴国商业综合体致力于巴文化沉浸式体验场景营造;万源市航空旅游小镇依托区位优势发展低空旅游新业态;宣汉县天生归原项目强化生态康养功能;大竹县春之声文创园突出音乐艺术与产业融合;渠县城市超级IP项目探索文化符号产业化运营;开江县中华橄榄园深化农业与文旅联动;高新区巴渠文化主题乐园侧重传统民俗活化利用。这些项目充分展现了达州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,推进"文化+旅游+相关产业"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。 三、达州市近年将文旅产业确立为"6+3"重点产业集群的核心组成部分,系统实施四大发展策略:其一是强化文旅融合,以地域文化赋能景区建设,如巴山大峡谷深度结合土家民俗与地质奇观;其二是推动景区扩容提质,持续完善八台山等龙头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能级;其三是构建景城一体格局,实现城市休闲空间与旅游功能有机衔接;其四是深化全域旅游创建,打造了二十个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,形成全域联动发展态势。经过系列举措,达州现已建成十一个国家认定的4A级旅游景区,形成龙头引领、多点支撑的旅游产品体系。 四、本年度达州市文旅招商引资成效显著。官方数据显示,今年前十一个月达州市累计签约文旅项目达三十个,涉及资金规模累计突破五百亿元。本次集中签约的八个项目作为年度招商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,将进一步优化区域文旅产业结构,形成文化旅游、生态康养、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新动能。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,预期将显著提升区域旅游接待能力,创造大量就业岗位,并带动交通、餐饮、零售等相关服务业发展,为构建秦巴山区文旅经济高地提供关键支撑。项目全部投运后,将与既有景区形成功能互补、业态联动的发展格局,持续增强达州在川渝陕结合部的文旅辐射力。
2025-07-11
-
【达州招商】达州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“百日攻坚”行动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
2023年,达州市召开制造业招商引资“百日攻坚”行动动员会,对全市制造业招商引资“百日攻坚”行动作出全面安排部署。会议明确将制造业招商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,通过强化产业链构建、优化营商环境、加强要素保障等举措,全力推动“百日攻坚”行动取得实效,加快补齐发展短板,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 (一)聚焦产业链升级,精准绘制招商蓝图。会议指出,要以产业链构建为核心,加快编制“十四五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,系统梳理重点产业链条,绘制产业链全景图。围绕达州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,精准锁定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的目标企业,既注重引进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升级,也支持中小微配套企业集群发展,推动形成“龙头引领、配套协同”的产业生态。通过补链、强链、延链,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,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 (二)突出项目落地实效,提升招商质量水平。会议强调,各地各部门要坚持“重落地、重履约”导向,把引进引领性、带动性强的大项目作为攻坚重点。瞄准行业龙头企业、头部企业开展靶向招商,力争签约一批投资规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的项目。同时,建立健全项目跟踪服务机制,从签约到落地全流程跟进,强化要素保障协调,确保项目引得进、留得住、发展好,切实将招商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。 (三)优化营商环境建设,增强招商综合吸引力。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简化审批流程,提升政务服务效率,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。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完善水、电、气、路、网等配套设施,为项目落地提供硬件支撑。同时,落实惠企政策,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执行兑现,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,让企业在达州投资放心、发展安心,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。 (四)强化保障机制建设,压实攻坚工作责任。会议要求,要加大资源倾斜力度,统筹土地、资金、人才等要素向制造业招商项目集中。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机制,将“百日攻坚”行动成效纳入年度考核,强化督导调度,定期通报进展情况。通过明确责任分工、严格考核奖惩,激励各地各部门主动作为、真抓实干,确保在招引制造业大企业、大项目上取得突破,推动达州制造业发展迈上新台阶。
2025-07-07
-
达州高新区企业开年冲刺加速实现开门红热潮
在2024年初,四川省达州市达州高新区以开年冲刺的姿态,加速复工复产和招商引资项目落地,营造出“起步即快跑”的喜人局面。全区企业如川投气电、汇鑫能源等春节不停产,持续抓生产;兆纪光电等通过招聘活动保障劳动力,招商引资成效显著,为新一年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,全区处处展现热朝天的发展活力。 一、全区企业加速复工复产热潮涌动。春节假期刚过,达州高新区就吹响了复工复产集结号,企业密集进入生产状态。例如,川投气电和汇鑫能源等公司采用假期不间断生产策略,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行,确保市场供应不间断。这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快速响应,达州高新区整体开工率保持高位水平,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,员工们干劲十足,助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目标。同时,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加强巡查,确保生产环境安全稳定,防范了潜在风险。 二、政府强化支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。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达州高新区的发展,推出多项纾困帮扶举措。例如,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和提供金融支持,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问题,降低经营成本;组织专班深入企业调研,针对用工短缺或原材料供应瓶颈提供针对性服务。此外,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还协调人力资源部门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,如“春暖人心·就在高新”春季人才网络招聘会,为兆纪光电等企业补充了劳动力,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,确保生产链条高效运转。这些措施大大提升了企业信心,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到研发和创新中。 三、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。达州高新区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,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,引进了一批高质量项目,丰富了新能源、光电子等核心产业链条。新区通过与国内外投资者对接,签约落地多个重点项目,形成“以商引商”效应;同时,兆纪光电等企业的新项目扩大了产能,强化了产业协同效应,为达州高新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贡献。这不仅实现了开门红的短期目标,还筑牢了长远发展的根基,展现了达州作为四川东部增长引擎的潜力。 四、全区经济发展迈入加速转型阶段。达州高新区的冲刺行动不仅带动了企业生产规模扩大,还促进了技术升级和绿色制造转型。例如,通过引导企业采用数字化工艺和节能设备,提升能效水平和产品质量;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物流网络优化,保障供应链畅通。展望未来,达州高新区将继续聚焦产业高端化发展路径,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培育,推动全区经济总量实现稳健增长,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如期完成,为达州乃至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2025-07-02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